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习近平讲话让港备受鼓舞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日前在北京闭幕,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就港澳方针政策作出了全面论述。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指出,习近平在十九大上的讲话,令香港备受鼓舞。她认为,20年来“一国两制”的贯彻落实是非常成功的,香港既能受惠于国家深化改革开放,以及中央对香港的大力支持,香港自身也能保持一个比较独特的制度。
林郑月娥表示,香港是国家一个特别行政区,今年也是香港回归20周年,她自己最关心习近平十九大报告中涉及香港部分。“十九大报告无论是回顾过去5年的成就,抑或展望未来,都令人充满期盼。”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必须把维护中央对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来,确保“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报告说,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
对于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一国两制”的部分,林郑月娥指出,她已经在政府工作了37年,“差不多一半时间在香港回归以前,一半时间在香港回归以后。”她又指,20年来“一国两制”的落实是非常成功的,香港既能受惠于国家深化的改革开放,以及中央对香港的大力支持,香港自身也能保持一个比较独特的制度。
她表示,“无论是从金融体系、法律制度,以及在开拓香港国际关系、对外事务,都是中央对我们高度支持下进行。虽然这20年来我们是经历过两次金融危机,但都能在国家的支持下走过来,当然也有我们自身的努力,而且香港总体经济发展还不错。”
香港立法会议员、经民联副主席梁美芬:全面管治权和高度自治有机结合 “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梁美芬表示,自己一直研究中国宪法与基本法,欣喜地看到十九大报告提及港澳的部分尽显国家对港澳市民的关顾、对“一国两制”的支持,并清楚重申“一国两制”的底线以及中国宪法在基本法的角色。中国宪法是香港基本法的母体,若忽略国家宪法在香港基本法的地位,就等如忘本。
梁美芬指出,正如香港中联办主任王志民语重心长地说出国家对香港的关爱,但同时清楚指出,对“港独”零容忍。国家绝对不会容许香港有任何类似西班牙加泰自治区伤害国家、伤害香港的事情发生。香港从来不具备独立的条件,国家是香港特区的主体。没有国家的母体,香港根本无法生存下去。香港必须知所为、知所不为。香港近年出现“港独”思潮,甚至有人做出嘘国歌及侮辱国家的行为,均反映回归后,香港的教育政策出现严重问题。一些年轻人国家观念薄弱,更屡屡说出侮辱国家民族等可笑又可悲的言论。国民教育尤显重要,中史教育乃国民教育之基础,国家才是特区的母体。无国哪有家?知所为是指香港必须正视自己的教育问题,重视中国历史及国民教育。要积极培养既有国际视野,亦有国家观念的年轻人;年轻人应以身为中国人为荣,爱护自己的国家。香港要履行宪制责任,保护国家安全及完整。
梁美芬表示,十九大报告五次提及香港,并在三处展开,充分体现习近平对香港的重视。报告指出,要让香港、澳门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王志民主任亦指出:“未来,香港只要继续坚持‘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从‘国家所需’角度挖掘‘自身所长’,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就一定能在国家不断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新时代,扮演好重大国家战略的首要境外推进平台、全球创新要素集聚平台、对外交流的参与和传播平台、国家‘软实力’提升和展示平台等重要角色。”对此,梁美芬表示十分赞同,香港一直是国家重视的国际金融中心、中西人才汇聚、享两文三语、法律、会计、建筑等各种专业的经验以及美丽维港的优势。
梁美芬指出,纵使香港回归20年出现过不少政治风波,但整体来说,香港的政治稳定仍是邻近地区所不及的。香港一直是国家的“掌上明珠”,经历多次金融冲击,仍能保持繁荣稳定,乃国家在背后给予极大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对年轻一代简直是百年一遇的机遇。香港必须把握这个大时代的机遇,发挥自身的优势,与国家一同谱写大时代的新篇章。但香港也要知所不为,知所不为就是立即停止任何“港独”思潮和言行。政府部门、学校、小区、传媒亦不可以容许有“港独”活动的空间,各界鼎力合作,制止害国害港的“港独”行为。
香港工商专联会会长杨志强:“一国两制”新定位 “有机结合”与融入国家发展
杨志强表示,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把维护中央对香港的全面管治权和保障香港的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又强调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有机结合”与融入国家发展,是香港“一国两制”新定位。
杨志强表示,中央全面管治权是香港高度自治的前提与保障,没有中央的全面管治权,也就没有香港的高度自治权。因此,重申中央对港全面管治权,与高度自治权并无矛盾,是进一步明确中央与香港的权力与角色,让社会各界明白到只有尊重中央在“一国两制”下的权力,才可让“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杨志强指出,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不仅再次重申中央全面管治权,而且首次强调要“牢牢掌握宪法和基本法赋予的中央对香港、澳门全面管治权”。“牢牢掌握”四个字是最新提法,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第一,在外部势力时刻觊觎和争夺香港管治权的情况下,中央必须“牢牢掌握”对港全面管治权,不让外部势力有机可乘;第二,近年来各种分裂中国的势力有合流趋向,“港独”与“台独”、“藏独”、“疆独”、“蒙独”狼狈为奸,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十九大报告虽没有“港独”二字,但多次强调反对分裂国家,其实已包含对“港独”零容忍的严正立场,反对和遏制“港独”,中央必须“牢牢掌握”对港全面管治权;第三,帮助香港摆脱折腾和内耗,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应对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中央也必须“牢牢掌握”对港全面管治权。
实际上,习近平“七一”讲话已两度强调了“有机结合”:一是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有机结合,二是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香港特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习近平“七一”讲话还明确划出了不允许触碰的三条底线:不允许危害国家主权安全,不允许挑战中央权力和香港特区基本法权威,不允许利用香港对内地进行渗透破坏的活动。十九大报告进一步精辟地点出“有机结合”的两大关键,就是“维护中央的全面管治权”和“保障香港的高度自治权”。只有落实“有机结合”的两大关键,坚守三条底线,“一国两制”实践才能行稳致远。
杨志强还表示,过去中央推出一系列“挺港”措施,包括开放个人游、开放人民币业务、签订CEPA及补充协议、推出36条惠港措施,重点是向香港输血和让利。习近平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挺港”方略,更强调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是最有效最根本最长远的“挺港”方略。他指出,习近平明确点出了融入重点,为香港搭建了一个与内地不断扩大的广阔合作平台。粤港澳大湾区有望打造成媲美纽约湾区、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以外的世界第四大湾区,是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点。众多的优势和绝佳地理位置,大湾区将成为中国经济新时代的新增长极。而香港参与其中,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同时,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建成亦将为香港市民的就业、生活、居住开拓更广阔的空间。至于粤港澳合作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区域内各有独特优势,香港深入开展区域协调合作,可形成优势互补,拓展空间,弥补不足。
(根据《文汇报》报道整理)